导航
花艺圈莫学文人相轻

  俗话说,理越辩越明,在中国传统插花界也是如此。本版同时刊发的这两篇言论,针对业界的“争论”,提出了各自的看法。看完这两篇言论,您是不是也有话要说?我们真诚期待业界人士各抒已见,踊跃投稿!


  近年在中国传统插花界,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:一旦某一风格流派形成,其理论体系中的“瑕疵”,立马就会被诟病,或指出其抄袭日本花道,或指出其考据荒谬错误,总而言之,“不是正宗传统插花”。


  这里有一个很值得推敲的命题:到底什么是正宗传统插花。


  笔者有理由怀疑,不断抛出这个论点的人,自己也说不清楚。为什么呢?中国传统插花尽管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,但由于沧海遗珠之憾,在数十年的挖掘整理过程中,至今未形成一统天下的理论体系,甚至可以说,在中国大陆,关于传统插花的研究方兴未艾,正是百家争鸣的时刻。在这样的历史阶段,一力吹毛求疵,以超出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去要求完美,未免显得不切实际和苛刻。


  细究传统插花理论研究的两条罪状:抄袭日本花道和考据错误。针对前者,笔者认为这不仅合理而且甚为必要。众所周知,中国为东方插花的发源地,日本虽传承中国隋唐的佛前供花为其插花源头,但是在其后的上千年间,中国插花依然散落于宫廷民间,主要作为文人雅士的喜好;相反,日本花道则发展出3000流派,其中,以池坊为代表的三大花道,在全世界影响深远。


  源于中国而完善于日本,这其中既有日本民族文化的浸润,也有日本花道家对中国传统插花、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钻研和传承。很多中国插花业者在日本的相关图书馆,都会惊叹日本同业对中国插花典籍保存之全,研究之深。不敢说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至少面对这样现成的参考,是视而不见、闭门造车,还是大胆“拿来”,体现的是研究者内心的文化自信———相信自身有足够的修养学识去“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”,相信参考借鉴只是一个过程,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发扬光大独属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插花。


  针对传统插花史料研究中的考据之误,笔者更推崇“学无止境”。台湾黄永川教授的《中国插花史研究》等诸多著作,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两岸传统插花理论研究的基石,然而黄永川教授一再跟笔者强调的是,他所有研究仅为一家之言,更希望后来者不断补充完善。这位学问大家的风度令人无比敬重。对照观之,太在意其他人研究理论中的错误缺失,在意博大精深的理论系统中一城一池之得失,而忘记了在当下的历史阶段,唯有每位身在其中的人同心同德,坦诚切磋,相互补足,才能真正不负先行者厚望。做学问之严谨无可厚非,而着眼于行业、历史、未来则会更加包容。


  中国传统插花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美丽灵动的精粹之一,它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花艺人投身其中。这是一种做学问的沉淀模式,暂时抛却了商业的喧嚣,而沉浸在书画典籍之中,没有热爱与责任感,很难坚持。由做花变为做学问,由花艺师转为文人,这一过程值得尊重,文人相轻的心理,却要警惕。

上一篇:关于鲜花的小常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资讯:
 ·教师节到了,哪些鲜花适合送给自己的老师_教师节鲜花
 · 开店送花篮有什么讲究?
 ·最温馨的感恩节短信祝福_祝福语大全

客服热线/企业微信号:18939884868
QQ/微信同号:972445352
在线客服咨询
在线客服